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做事总不专心,学习不认真还爱发脾气,教育起来非常头痛,结果就是忍不住冲孩子大吼大叫,也起不到任何纠正作用。
其实这都是错怪孩子了!孩子不听话可能是患上了感统失调,也就是说不是孩子不想做,是根本做不到!
要想改善,首先我们要了解感统的缘由。
感统失调是什么?
感觉统合的理论首先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博士艾尔丝于1969年提出的。
所谓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把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获得的信息输入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我们手眼所有的行动,都需经过大脑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能力叫做“感觉统合”。
感统失调,通俗地讲,就是心里想的,与身体做的,很难统一起来,即身心发展不同步。结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
语言发育迟缓、黏人、爱哭怕黑、脾气暴躁、不安、学习障碍、性情孤僻、笨手笨脚、运动协调性差,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比同龄的孩子让家长多操心。
这很容易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导致孩子不自信,性格孤僻,暴躁或难以融入团队。
感统失调的儿童,在智力上大部分并没有缺陷,但是这些儿童在学习和行动上经常会有困难,因此可能会被误以为是智力上的发展不足。
通常这些孩子智力发育正常,却有学习或行为上的障碍。
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系鞋带、扣扣子、做手工、语言表达等都不如其他孩子,这些孩子会看、会听,但他们看得不够仔细,听得不够认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感统失调是病吗?
感统失调的本质是大脑整合能力的不足,也应该属于智力发育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神经系统的障碍。
一般的智力测试、脑波检查或官能检查都很难发现,其实它不能归于一般的儿童内科、外科的就诊体系,而更偏重于儿童心理学和行为医学的范畴,妈妈还是要重视起来,及时治疗。
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
对于有大多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早产或剖腹产;
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
缺少同伴群体;
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
过早进行认知教育;
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等。
感统训练越早越好
0-3岁是感统失调训练的起步期;
3-6岁是感统失调训练的黄金期;
6-9岁是感统失调训练的补救期;
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很难改变。